護理要點:
1.妥善固定,防止打折,避免脫出。A.固定胃管應用白色橡皮膠布貼于鼻尖部,膠布應每天更換。
B.胃管插入的長度要合適,成人一般約45—55cm。若懷疑胃管脫出,應及時通知醫(yī)生。此時鼻飼者應暫時停止,待確定胃管在胃中方可進行鼻飼。[注]判定胃管在胃內的方法:?用注射器回抽可從胃管內抽出胃內容物。用注射器向胃管內打氣,用聽診器在胃部聽到氣過水聲。將胃管插入水中無氣泡溢出。
C.保持胃管的通順,防止打折。搬動或翻動病人時應防止胃管脫出或打折。
2.保證胃管的通暢,定時沖洗、抽吸胃液。
A.定時沖洗,每4小時一次。沖洗時應根據(jù)胃管的型號,手術部位,手術方式等選擇5或10ml注射器用3—5ml生理鹽水沖洗胃管。沖洗時注意用力不可過猛。若有阻力不可硬沖,以免損傷胃壁或吻合口,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瘺。沖洗時若有阻力應先回抽胃液,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暢,可再沖洗。若抽不出胃液、沖洗阻力大,應及時通知醫(yī)生,及時處理。
B. 根據(jù)胃液分泌的情況定時抽吸胃液,一般每4小時一次。抽吸胃液時吸力不可過大,以免損傷胃壁,造成粘膜損傷出血。
3.密切觀察胃液的顏色、性質、量,并做好記錄。
A.觀察胃液的顏色、性質:胃液顏色一般為墨綠色(混有膽汁)。若顏色為鮮紅色,提示胃內有出血。若顏色為咖啡色,提示胃內有陳舊性血液。胃液出現(xiàn)顏色或性質的改變,應及時通知醫(yī)生,給 予相應處理。
B.準確記錄胃液的量:若胃液量過多,應及時通知醫(yī)生,及時處理。避免引起水電解質紊亂。
4.胃管護理
A. 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潔鼻腔。
B. 更換膠帶時,須將臉部皮膚拭凈再貼,并注意勿貼于同一皮膚部位。
C. 鼻胃管外露部位須妥當安置,以免牽扯滑脫。
D. 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,若有脫出,應通知醫(yī)務人員處理。
E. 每日清潔口腔,以棉簽清潔口腔;意識清楚合作的可以牙刷清潔。鼓勵病人刷牙漱口,養(yǎng)成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。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給予口腔護理。
F. 意識不清或躁動不合作的,需預防鼻胃管被拉出,必要時可將患者雙手做適當?shù)募s束保護。
5.鼻飼的護理:
A. 鼻飼前應先確定胃管在胃內,且沒有腹?jié)q、胃儲留之癥狀后,再 行鼻飼。
B. 鼻飼量每次不超過200ml,根據(jù)全天總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況 合理分配,制定間隔時間。鼻飼后用溫開水沖凈鼻飼管,并安置好。持續(xù)鼻飼應均勻灌入。
C. 鼻飼溫度要適宜,以35℃左右為宜。持續(xù)灌入時鼻飼液溫度應與 室溫相同。過熱易燙傷胃壁粘膜,過涼易引起消化不良、腹瀉。及時清理口、鼻腔分泌物。
D. 鼻飼開始時量易少,待病人適應后逐漸加量并準確記錄鼻飼量。
[注]:1)食道術后沖洗胃管:用10ml注射器抽3—5ml生理鹽水緩 慢沖洗。若遇有阻力,先回抽,抽出胃液表示胃管通暢。若沖洗阻力大或胃管脫出應及時通知醫(yī)生。
2)胃大部或全胃切除術后沖洗胃管:用5ml注射器抽1—2ml生理鹽水,先回抽若有胃液抽出,再緩力沖洗胃管。沖洗后應將沖入生理鹽水抽出。若沖洗阻力大或胃管脫出應及時通知醫(yī)生。
3)結腸、直腸術后沖洗胃管:
用5—10ml注射器抽5ml左右生理鹽水緩力沖洗。若沖洗不暢,可適當調整胃管位置。
4)幽門梗阻病人胃管沖洗:
需洗胃病人應遵醫(yī)囑定時給予3%鹽水每次200ml打入胃管,夾閉胃管半小時后用負壓 吸引將胃內容物吸出。沖洗時若遇阻力,可稍用大力點沖,切記不可暴力沖洗。若胃管堵塞應及時通知醫(yī)生更換胃管。